景区介绍
您的位置:首页 > 景区介绍
荣成民俗馆

荣成民俗馆,该馆主要展示具有荣成地方特色的民俗事象及风土人情。荣成民俗馆位于法华院南,占地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这块石头上的“荣成民俗馆”五个字是由荣成籍著名书画家周韶华先生题写的,周韶华是新世纪中国水墨画坛最有影响力的两位画家之一,与吴冠中并称“南周北吴”。馆外的一组雕塑是一支犁与一支锚的组合,代表着荣成的山海文化。荣成三面临海,独特的地理环境也孕育了独特的民俗文化和民俗活动,成为中华民族古老文化有机的组成部分。馆内则主要通过实物、图片、雕塑模拟等手段,反映中国北方渔业的发展和胶东历史的变迁事项,展示荣成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风土人情和荣成人民的勤劳智慧。共设有山海耕牧、城乡情韵、劳逸人生三大主展厅,分别展现了荣成的渔业农业发展情况,近代农村和县城的生活情形以及手工艺的发展情况,场景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会带着您走进已然消逝的年代,看看过往的物事。

路两侧的这些石柱子是拴马桩,俗称石桩,是人们为了栓系牲畜,同时它也被赋予了辟邪镇宅,吉祥祈福的意义。拴马桩上雕刻着不同的雕塑,有猴子、人物、金蟾等,这些雕塑一是起到镇马的作用,保佑牲畜无病无灾,二是给予了主人期望家人封侯的美好意愿。

大门两边的对联是“俗韵流响惊天籁,雅风寻脉关乡情 ”。意思就是说民俗馆里虽然展示的一些民俗,却能胜过天籁之声,而正是这些典雅俗物与乡情息息相关。荣成民俗馆在2009年被山东省文化厅评为“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同时也是胶东海洋文化研究会、威海青少年乡土文化教育基地、荣成市中小学生教育基地、荣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展览馆等。

1.jpg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福字碑,这块福字碑长1米有余,高60多厘米,厚约20厘米,(石料为砂石岩)。位于福字碑旁边的石像名为翁仲,翁仲是秦始皇时期的一个大力士,身高约3米,威猛无比,秦始皇派他镇压匈奴,死后命人塑造一尊翁仲的铜像立于城墙上,匈奴见铜像以为是翁仲本人不敢入侵,后来演变成宫殿的装饰物,他也是中华两千年上层社会墓葬和祭祀的重要代表物件,在汉代时,发展成玉翁仲,佩戴在身上,可以辟邪保平安。

民俗馆共分为三个展厅,六个展区

第一展厅:“山海耕牧”分为“沧海弄潮”、“沃野追梦”两大部分,展示的是荣成人民在海上和田间作业的工具来展现渔业和农业的发展情况。

荣成市,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三面环海,海岸线长500公里,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当时人们打鱼都是乘坐这种独木舟的,又称独木船,是船舶的"先祖",在世界各地都曾出现过。独木舟的稳定性非常小,遇到风浪的时候极易发生海难。靠海为生的人们在出海前都要去祈求“海龙王、海神娘娘”保平安,于是每个渔村几乎都建有龙王庙或娘娘庙,在我们石岛管理区街里有一座百年历史的天后宫,每年4月20日谷雨节,也是渔民节,周边的百姓就会去天后宫参拜,祈求出海平安、鱼虾满仓。长期与大海相处,石岛人拥有大海一般宽广的胸怀,热情好客、助人为乐,我们看到墙上的这幅照片是1905年荣成海西头村村董(村长)车硕学因救助海难船只,受到当局表彰的情景,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荣成当地人热情助人的淳朴民风。因为当时的科技不发达,船只在海上航行经常发生海难,荣成的渔民出海会喊渔家号子,喊号子体现着他们不惧怕海上的大风大浪,鼓舞精神使大家更加的齐心协力,可以起到统一生产、协调动作、鼓舞士气的作用,2007年,荣成市渔家号子被列入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浅海区生长的海参、海胆、海螺、扇贝、海带、龙须菜等海产品需要渔民潜入海中进行采捕,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件潜水服是在19世纪初期由德国人发明的,在当时流行了一个多世纪。这种潜水服需要有供氧气用的压缩机,按照荣成风俗,潜水衣和压缩机必须父子搭对结伴共同使用,一套潜水服能有上百斤重,这就要求这对父子务必是严谨细致的态度,认真对待,因为一旦在操作方面出了问题或操作气筒的人“出了问题”,水下采捕人员或窒息或肺炸或沉入海底,这项工作可以说就是“玩命”,因此,操作压缩机的人与潜水员的关系,被荣成人严格地设定为“父子”。

荣成市不仅渔业资源丰富,农副产品也很出名,荣成市土地总面积1674平方公里,耕地占40%。我们现在来到的是“沃野追梦”展厅,展示的是荣成农业发展以及田间劳作的场景,这组五谷丰登的农业大门悬挂的各类瓜果蔬菜,足以说明荣成是一个地大物博,物产丰富的地区,在农田劳作中农耕工具和运输工具是必不可少的,独轮的手推车成为以前运送粮食和货物的重要运输工具,因为车轱辘是木头制作,转动的时候发出吱牛的声音而俗称“吱吱牛”。十大元帅之一的陈毅元帅在总结淮海战役时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民群众从人力、物力等方面积极支援前线,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才赢得了淮海战役的胜利。无论是以前还是现代,农耕工具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种类繁多,像打地基用的夯,翻土用的犁,播种工具点葫芦、麦撞子、麦篓,压地保墒用的磙子,用来轧平轧光麦场,给麦子、大豆脱壳的箭砘等等。随着粮食的生产,称量工具也随之出现,旧时称量粮食大多用升,由于它是量器,很难用衡器来比较,十升等于一斗,十斗等于一斛。

2.jpg

第二展厅——城乡情韵 这个展厅由“乡舍问俗”、“古城寻风”两部分组成,分别展现了过去农村和城市里面的民生百态。

在荣成,除了有着很多美丽的风光之外,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民俗、民风和民居,当你来到这里,就可以看到这些以石为墙,海草为顶,外观古朴厚拙,极具地方特色的草屋民居—海草房。它的房顶是由天然海草苫制而成,有防虫蛀、防霉烂、不易燃烧、冬暖夏凉、百年不毁的优点,深得当地居民的喜爱。苫制海草房绝对是一门手艺,需要有丰富经验的"苫匠"来建造,在2006年,海草房的制作技艺被列入省级"非遗"名录,这座海草房按照与过去实物1:1的比例建造起来,东侧是公公婆婆住的房间,中间是厨房,西侧是儿子儿媳住的房间。正中的这组雕塑展示的是新娘婚前开脸的情景,当时那个年代,女子结婚时都有一个重要的仪式叫开脸,开脸时要请新娘这边一位“子女双全、父母健在”的长辈用五色线为新娘子绞除面部的汗毛,使面部更加光滑美丽。新娘子的凳子下面放一把斧头,因为“斧”与“福”谐音,意为新娘坐在福气上,有旺夫之意。

2.jpg

抽大烟、男子留长辫、女子裹小脚是古中国三大陋习,这里展示的是抽大烟的场景,这一场景主要告诉我们,毒品有害健康,我们应该远离毒品,珍爱生命。明清时期是女子裹脚的鼎盛期,在女子三四岁时把脚用布条扎裹起来,使其变得又小又尖,脚的大小是过去对女子审美的一条标准,有“三寸为金,四寸为银,五寸为铜”之说,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缠足恶习被彻底废止,中国的妇女才得到了彻底的解放。

在明清时期还盛行一种习俗并保留至今的就是抓周,在荣成,抓周一般都是在早上进行的,将孩子梳洗打扮一新,放在铺有大红花布的簸箕里,准备一个托盘摆上抓周需要的物品,里面有笔、墨、纸、砚、算盘、账册、书本、土块等,孩子抓到的物品预示着他将来会从事与之相关的行业。现在孩子抓周只是作为一种取乐逗趣的游戏,给孩子生日助兴的。

荣成还有一种习俗叫做赶集,据《荣成县志》记载,在清道光年间,荣成就有集市,并一直延续至今,集市上还会有一些当地特色小吃,比如玉米饼子就咸鱼,您看我们这个泰山馆门口就有卖饼子咸鱼的,泰山馆位于过去荣成老城墙南门,生意非常兴隆,可以和水浒传中的狮子楼相媲美。继续前行我们来到的就是荣成县衙的门口了,1735年由第一任知县罗克昌主持修建,1894年日军侵占荣成,荣成县衙被烧毁。

墙上的照片就是对人们过去生产生活情形的真实反映,这些照片大多是由当时的英租威海卫总督洛克哈特所拍摄的。这幅大照片是1935年荣成凤鸣小学的毕业照,据《荣成县志》记载,凤鸣小学是荣成最早的高等小学之一,由辛亥志士曲璜和刘培元创立于1906年,1942年日军在埠柳设据点,凤鸣小学被拆毁,一共办学历史35年,共培育学生3000余人,很多学生都投身革命阵营,为中国解放事业做出汗马功劳。旁边照片上的洋人就是洛克哈特,站在他旁边的是荣成的第93任知县罗忠铭,这幅照片上展示的是过去的一种交通工具叫做軕子,也是大户人家的代步工具,两头由骡子抬着,这样人坐在軕子里走山路时就不会很颠簸。 这边的雕塑展示的是过去的民生百态,有耍猴的、卖唱的、卖猪大肠的、老虎钳拔牙的情景。

3.jpg

第三展厅——劳逸人生 在小农经济时代,手工业便从农渔的生产结构中分离出来。“家有万贯,不如有薄技在身”。“手上营生”表现的正是人们各种技艺的荟萃。药铺是自古至今都有的一个行业,在药铺中常见的工具有碾药的研器、研究针灸的实木药人、脉枕、称量工具等,说到称量工具就要说说戥子了,它是一种小型的秤,称量非常精准,构造和原理跟杆秤相同,用来称量金、银及名贵药材。在那个年代,最不缺的就是手艺人,像是木匠、铁匠、苫匠、瓦匠、钉马掌的、锔漏匠等,其中锔漏匠是当时手工行会中的老大,锔锅锔碗锔大缸,锔个小盆不漏汤,说的就是他,他的工作就是修补农家用漏了的锅碗瓢盆,而“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说的就是他的工具,这门手艺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过去每有行业宴席,都是他们坐首席。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荣成自古就是煎盐产地,早在春秋时期就大兴渔盐之利,煮盐是最早的制盐方法,考古发现证明,我国自将近5000年前就已经学会煮制海盐。从文献中可以概括出,煮盐是煮的海边滩涂下深褐色的卤水,使卤水结晶成盐。但是煮盐这样方法费时费力,后来就有了开滩晒盐,晒盐时先将海水引入蒸发池,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倒入结晶池,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来,荣成市的盐田在成山镇与港西镇交界处,有一片超过1500亩的海滩,放眼望去,各盐池呈现出赤、橙、黄、绿、青、蓝、紫各异的色彩,就像一个平铺在地上的调色盘。

“逸趣闲情”这个展区的展品大多以瓷器为主,都是从民间收集而来,这里展示的是一道圣旨,是清朝光绪皇帝册封一位一品诰命夫人时所颁发的,是等级最高的十二色圣旨。清朝的圣旨用满文和汉文两种文字书写,在中间紫色部分加盖“制诰之宝”。这些圣旨所采用的布料,是“江南织造”专供皇宫颁发圣旨而织的提花锦缎。这块方砖名为金砖,是由太湖泥经过八道极其复杂的工艺,历时一年多的时间烧制而成的大方砖。这种砖质地密实,敲之有声,断之无孔,叩击时有金属声。是皇宫等重要宫殿所专用的铺地方砖。玻璃展柜里展示了一把中正剑,是民国时期蒋介石赠给其黄埔学生、得力部将及有功人员的随身短剑,因为在其剑柄上刻有“蒋中正赐”字样,因此得名“中正剑”,意思是培养唯命是从的军人,因剑身上刻有"成功成仁"字样,也有人称之为"成仁剑"。进而成为一种荣耀的象征。民俗馆大门口东西两侧墙上是二十四孝,俗话说百善孝当头,“孝”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伦理思想之一,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顺父母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序而诗之,用训童蒙,成为宣传孝道的通俗读物。





©版权:威海石岛赤山旅游有限公司 地址: 山东威海石岛法华路 邮编: 264309 鲁ICP备13019546号-1
石岛赤山旅游